《目送》读后感

时间:2024-10-11 19:58:30
《目送》读后感

《目送》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目送》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目送》读后感1

第二次读龙应台的《目送》,比起高一时候第一次读后的阖书落泪,这次在落泪之余,心里还泛起了层层涟漪,多了一些感悟。或许一本好书就是要多次地阅读才能读懂其中的情感和道理,而少年也要在经历一些世事之后才能成长吧。

《目送》一书分为三辑:“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满山遍野茶树开花”,一共有七十三篇散文。龙应台用手中的那管笔,写尽了亲情、友情的细微和动人之处,也述说自己对生命的叩问和思考,以及对世界的人情关怀,而其中最触动我的便是她笔下的亲情,“父亲的逝去”和“儿子的远离”这两部分充满了温情,而读罢之后又觉得莫名的感伤。

书的第一篇是写龙应台送别儿子华安,她在机场目送儿子远去,心中万般不舍,“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此时她的期待全都幻化成灰,心里的落寞自然不必多言。接着龙应台又回忆起在火葬场的炉门前目送棺木中的父亲,而那也是最后一次目送。同时作为母亲和女儿的龙应台,从这两次刻骨铭心的生离与死别中,从一次次的目送中,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下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我想,龙应台该是有一颗多么坚强的心,才能说出“不必追”这三个字,而这三个字背后又隐藏着她多少的无奈和感伤。

《目送》中龙应台与父亲的感情以及她与儿子的感情特别令人动容,那种浓浓的亲情蕴含在字里行间,在这些文字中漫步一番,便足以使人满含泪水。

龙应台的父亲在退休前是宪兵队的队长,就是这样的一位父亲,他在女儿小的时候会用湘楚口音教他读唐诗宋词及古文经典;用小货车送女儿去大学报到时会对女儿深感抱歉;在过马路时执着地要伸出手牵女儿过街,尽管那时候女儿并不领情;他还有些胆怯地请求女儿陪他一起参加宪兵队的同学会,在同学会上表现出以女儿为傲的神态。父亲含蓄的爱就隐含在这些微小的细节之中,而龙应台直到为人母之后才渐渐懂得。父亲年纪渐老,晚年生活不能自理,龙应台一直细心照料父亲,每天都给父亲打电话,开头的第一句必定是问候父亲今天好不好。她带着父亲上街买衣服;让两个儿子找有趣的话题陪她父亲谈话;她牵着父亲的手重新教他走路,用父亲教她的诗来作为走路的节拍;她细心地用棉签替父亲清理眼屎,毫不厌恶地清洗父亲的排泄物;在最后她带着父亲回到故乡,按照湘楚风俗来安葬父亲,听司仪用楚音招魂,让父亲叶落归根。龙应台对父亲的爱,都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在父亲去世之后,龙应台还常常怀念起父亲,遗憾没有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去对待父亲。

作为母亲的龙应台,和天下的母亲并无二致,她在送别儿子时会满怀期待地希望儿子回头看她;在和儿子同行时看到有趣的东西会兴奋地指给儿子看;在过马路时也会不由自主地伸手牵着儿子;会苦口婆心地劝儿子多吃鱼,劝他出门多添衣。但是龙应台的这些关爱却得不到儿子的回应,儿子有时还会觉得丢脸,儿子的不领情刺痛了龙应台的心,而在她年轻的时候,对于父母的爱,却同样也是不领情的。但儿子也自有表达爱意的方法,龙应台写到儿子回家为她做了一顿很精致的西餐,她在一旁看着,说学会了下次要做给儿子吃,而儿子却说自己是想要母亲学会照顾自己。其实,龙应台与父母的关系,也恰是她与儿子的关系,其中的那份亲情是一脉相承的,龙应台游走在女儿与母亲的双重角色中,尽力把每个角色都做到最好,正是因为这样,书中所描写的情感才能如此地打动人心。

而我,仅是扮演一个女儿的角色,都无法做好。小时候与父母亲密无间,到了青春期却渐行渐远,甚至很想逃离家庭的禁锢,因此在填写志愿时我选择了韶关学院,特地选了离家远的学校,便是不愿再受拘束。父母目送我登上离家的列车,同样地,我也没有回头,一心想的是尽快逃离,如今想来觉得甚是可笑。“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或许只有在离家之后,才能懂得亲情的可贵,才能读懂文人笔下的乡土情结吧。

我想,所谓的“亲情如水”,大抵就是如此,水潺潺而流,渐流渐远,却是割不断的,正如亲情,虽然子女长大了终要远行,父母只能以目送之,心恒念之,而子女是身虽远行,心怀父母。

《目送》读后感2

我在车站等车,身旁是一对等着过马路的母子。母亲在起步的一瞬间握住儿子的手,儿子却不动,转头看她,眉一皱,正要说什么,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亲尽收眼底,儿子转过头,撇撇嘴,轻轻把手从母亲手中挣脱,大步向前。母亲的身躯一怔,随即上前。我看到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

目送着他们的背影,思绪纷飞。

不知从何时起,自己也像那个儿子一样,不屑父母递过来的关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难喝,不要”,一只关怀的手,也是不着痕迹地挣开。即使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询问的话语,也总是以无所谓的视线,不耐烦的神情挡回。

也不知从何时起,那个捧着书跑来跑去问东问西的身影被时光冲淡,支离破碎,渐渐清晰的是一个人翻书上网寻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个在商店里一手拿一个颜色的发夹,欢快地跑到母亲身旁询问哪个漂亮的孩子,在母亲给出建议后,仍然犹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抬起一张哭丧的脸请求“妈妈,我选不好,两个都要行不行?”而是习惯一个人作出抉择,再一个人承受。也不像儿时受了委屈跑到父亲怀中大声哭泣并且寻求安慰,而是一个人辩解,一个人反击。

《目送》中的孩子告别母亲,一个人踏上那条每个人必经的道路。在告别的时候,母亲目送着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站在斑驳小路的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眼睛里流露的风霜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她舍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岁月的洗礼。母亲太懂得这条路上的艰辛,当年的她也向往过,义无反顾过,然而也跌倒过,流泪过,但,不后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让孩子自己走,因为--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前边的孩子转身离开的时候眼中有不舍,有对前方未知事物的畏惧,但更多的是喜悦憧憬和睥睨一切的自信。他面带微笑迈出了第一步,留给母亲一个“不用追”‘的背影。哪怕前方荆棘遍地,被扎得遍体鳞伤,也绝不回头。

这条路上的艰辛,只有自己懂;这条路上的风景,也只有自己欣赏才能会心一笑,这条路上的果实,只有自己采摘才更觉得甘美,这条路的尽头,也只有在别人最后的目送中,自己走。

从读大学到现在工作,离家已有十载,离家远了,自己年龄大了,反倒觉得和父母之间的线越牵越紧了。记得上学的时候,每年寒暑假回家,刚到家的几天,不管做什么,只要是在父母的视力范围 ……此处隐藏22199个字……在一日日的生活中,渐渐黯淡下来的激情和慢慢平和的心境,曾经相信和不相信的东西,在陌生的小巷见到的年幼的童工,父亲离世后巨大的伤痛,一点一滴细微的触动…

她的文字,如冬日晨曦中沾满露珠的青草,带着轻微的潮气和清新,扑面而来。

她的文字,如黑暗海面上绽放微光的灯塔,散发温暖的光茫和明亮,照进心房。

从她的文字中,总能读到一个矛盾的双面的她,时而锋利,时而温婉,时而脆弱,时而感伤,时而朴实,时而华丽,却总是,如此的动人。

也许是岁月增长,人的心也越来越容易忧伤。曾经视若无睹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迹。开始在乎起父母越来越多的皱纹,也开始担忧起孩子越走越远的脚步。

所以,这样的文字,才这样的令人心痛起来。

放下书,闭上眼睛,在苦涩的眼泪中,更多的领悟到生与死那一瞬间的界限。无法忍受,却需要面对的是:到底什么才是最宝贵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关于光阴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我们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佝偻,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别人眼里的背影。当我们再不能为过往的遗憾一一买单的时候,彼时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凉。

《目送》读后感15

在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看到《目送》。

刚刚入夏,阳光热烈极了,生生让我感到了一股蓬勃的气息,不停地涌动着。图书馆里凉爽的空气亲吻在面颊上,惬意的很。

说实话,那时候只想着借一本《我与地坛》或《文化苦旅》,因为着实喜欢富有哲理又笔锋硬气的作家。虽说是拜读过《野火集》,但也无太大触动,觉着有点太过犀利或者别的什么。

就在我这么想着时,《目送》“啪嗒”从书架上掉下来,落在我的面前。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熟悉的语句在开篇,静静地,再一次叩击我的心:

追什么呢?到底在追什么呢?

我还是不大明白。方十几岁的年纪,还不懂得为人父母的感受,或者为人子女的责任。

但是却莫名其妙地联想到了自己的外祖母,我的“爱己”。我是外祖母最小的女儿的孩子,因此也独得宠爱。那时节,每个周末,母亲总是带我去她家,家不大,装修也不精致,小小的两层楼约莫全是她一个人打点,因而也充满了温暖的人气。

不过那是后来才察觉到的。

稚龄的我一心扑在外祖母家的计算机上,和她邻居家同龄的朋友心安理得享受极其丰盛的食物,未曾念过一点独居的外祖母。我好像知道,她一直在注视着我,带着挤满褶子的微笑,却意外的明媚动人。

也许她是想再多看一会、再多看一会吧。时间于她而言过得那么迅速,她一定是不舍得:每次离开都步行送到巷口,步履蹒跚,驼着背,像只老迈的猫;稍见浑浊的眼珠里倒映出闪烁的夜色和我。她想陪我们再多走一点,再多走一点,可是也只能一个人站在巷口,孤零零地目送着我与母亲一点点踏上归途。她想追回过去的时光吗?曾经,这是母亲的归途啊。

母亲牵着我的手,一路不停地回头,可我一次也没有回头张望:

一次也没有。

都说老人会返老还童,上了年纪的老人逐渐变得像孩子一样偏执,简单,丧失独立性,需要依靠,害怕孤单,害怕年轻时的创伤和阴影。

我突然好害怕,是不是有一天,外祖母会变成这样,母亲也会。近些天又一次随着母亲去了外祖母家,也算是忙里偷闲。自从升上中学后,和母亲看望外祖母的时间突然少了许多,不知道她会不会寂寞呢。

门口。一张悠闲的躺椅。一个闭目的外祖母。一只慵懒的黑猫。又披上了早时的阳光,显得惬意极了。我正惊讶于外祖母对于寂寞的适应,却不想外祖母不待我们走近便睁了眼,怀里的黑猫轻巧地跃下又窜进屋去了。那一刻,那双眼睛——虽说老年人看起来差不了多少,但眼睛却可以告诉我们一切——比起回忆里,浑浊了不是一星半点,我突然感到一种时光不可挽回的无措和深深的歉疚,他们黏黏糊糊地在心头搅拌着,发酵着,酸涩的气息弥漫开来。我吸了吸鼻子,别过头。

外祖母似乎更爱谈以前的事情了,一说就说个没完。平时也没人同她说话,她大概也只能在家务闲下来之时,静静地注视着外祖父的照片,想想那段青春的岁月了罢?外祖父在照片上显得很年轻,所以我只能记住年轻的样子,没能亲眼见上一面。

电视里播放着重复的综艺,我敢肯定至少播过十遍以上。但她总是不厌其烦地笑眯眯地看一遍又一遍,然后指着屏幕对我和母亲说:“看那个男娃好有味咯!”然后咯咯地笑。我不知这么形容是否准确,但我总觉得她越来越小了。

又一次离开外祖母的家。

她依然步行送到巷口,步履蹒跚,驼着背,像只老迈的猫;浑浊不少的眼珠里已经难以倒映出清晰闪烁的夜色和我。只不过这一次她似乎又很清楚地明白:不能再送了,一点点也不可以。母亲依然在不停回头。我走了很久之后,偷偷地回首:一个老弱的佝偻的背影,立在巷口,看起来像倚着墙,可是我知道她不会,她不服老,想自己再站一会,就一会。我看不清她的脸,但隐隐察觉她脸上有什么东西在闪烁。

我分不清是灯光,还是泪水。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回忆着那个场景。站久了会不会腿麻?一个人从巷口走回去,会不会孤单?目送茕茕孑立,归去踽踽独行,这难道是所有人的宿命吗?

我听到了晚风的声音。很温柔,却把飘落的叶子一并带了下来。我是不是终究会失去可以肆意撒娇的怀抱?可以容纳我任性的海港?可以拒绝长大的空间?我忍不住,终于忍不住哭了。

我想起我的朋友说我哭的样子很难看。我想收住眼泪,但我阻挡不住内心的决堤。

那又怎样?那又怎样呢?

我以前也许只是单单为龙应台的文字所吸引,却难以体会许多人因此潸然泪下的情感的涌动。可我现在已经难以控制自己的泪光,会不会满脸都是泪光闪烁。

现在的我们,沐浴着长辈的目光,一步一步送我们远去。有一天,我们要目送自己的儿女蹦跳着离开。我们很少回头张望那个目送的人,只能感觉到坚实的爱一直都在。

可背后的目光,总有一天将消失。我们渐渐长大的时候,长辈渐渐老去;我们在照顾父母的同时,也要渐渐地习惯自己的骨肉至亲一点点离自己远去。

我不知道我以后还会不会翻看这本书。但我明白,当我渡过每个风雨瞬间时,都会想起“爱己”的老,想起龙父的去,想起这本《目送》——我便无所畏惧。一辈子太长,没有人能陪伴彼此从头走到尾。于是人注定寂寞,注定孤独。

孤独是每个人必经的宿命、生命的气息浮动着,又沉淀了。最后一定是动人的巨大的美,即使岁月苍苍,年华不再,斯人已去。

生命悠悠,此情可待。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目送》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