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认图形》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认图形》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与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从物体的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
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若干;水彩笔、剪刀、橡皮泥、印泥等工具;尺子,钉子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验形体
春天来了,森林里多美啊!小白兔想在这美丽的大森林里搭一座小木屋,怎么搭呢?小朋友,你能帮它设计一下,用台上的积木设计一座漂亮的小木屋吗?(小组合作搭积木,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小朋友搭得都很漂亮,你们用到了那些积木,你能把积木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吗?(学生动手分积木)
学生交流:我们用到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二、操作感知,建立表象
1、小朋友选一块自己喜欢的积木,看一看,摸一摸,跟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体,它的面是什么样的?(学生边摸边说)
2、全班交流:
长方体的面长长的,平平的:
正方体的面方方的,平平的;
圆柱体的面圆圆的,弯弯的。
3、小朋友,你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些面记下来?我们准备了白纸,橡皮泥和印泥等工具,小朋友先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记下这些面,比一比,看看那个小组想的方法最多。
4、小组合作活动,探讨把面记下来的方法。
5、全班交流,加以演示:
我把正方体放在纸上,照着它的边画下来;
我把长方体放在纸上,用剪刀沿着它的边剪下来;
我拿圆柱体的面在印泥上沾一下,然后印在纸上,就留下了这个面。
6、小结:
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呀!(电脑演示: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上分别移下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我们把它们都请下来。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7、板书课题:认图形
三、操作巩固,加深认识
1、其实,在生活中,这些图形已经和小朋友见过面了,大家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与这些图形是相同的?
2、学生可下座位寻找,全班交流。
3、小白兔家门前有一块空地,它想围出一块地种萝卜。小朋友,你能不能用上刚才学的本领,帮小白兔围一围呢?围好后和小伙伴说说你围的是什么图形?(学生相互合作,在钉子板上围图形)
你围了什么图形?
有人在钉子板上围出圆形吗?
为什么围不出圆形?
4、(电脑出示斜放的长方形)这是个什么图形?为什么和刚才的长方形不一样?
原来长方形可以躺着,站着,也可以斜着,它们都是长方形。
5、现在许多图形都赶来开会了,你来说说,来了哪些图形?(出示第42页的第5题)
每种图形有多少个,你能用水彩笔给这些图形涂上颜色,统计好个数,填在表格里。(学生涂色并统计)
交流图色的方法,表扬把相同的图形涂上同一种颜色的学生。
6、开会的图形被小朋友理清楚了,(出示一长方体)老师手上这个长方体上藏着几个不同的长方形,你能找到吗?
四、全课总结,联系实际
今天我们又上了一堂快乐的数学课,认识了许多图形,它们是: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这些图形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小朋友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在我们的校园里,家里,哪些物体的面也是这些图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围一围等操作实践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初步感受到图形间的异同。
2.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3.让学生在经历探究图形特征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探究事物特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游戏中梳理回顾
1.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就来玩这个游戏。先请每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搭什么。
学生小组内商量后,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边搭边注意观察这些积木的形状,有哪些我们是认识的?
2.在学生活动后,指定几个学生拿出已经认识的积木,介绍它们的形状,相机也让其他学生找一找相同形状的积木。
[评析: 一个简单的搭积木游戏,既让学生尝试并体验了本节课运用最多的学习形式合作,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平常的游戏中也蕴含着数学知识,从而为后继的学习活动既作了情感上的铺垫,又作了认知上的准备。]
二、 探索中合作感知
1.引导认识长方形。
(1) 看一看、摸一摸。
讲述介绍: (教师依次指长方体的几个面)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是长方体的另一个面,这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体上有好几个面。
布置操作: 请你任意选择一个面,正对着自己,仔细看一看它的形状,再用手摸一摸。
(2) 画一画。
动一动脑筋,你能把这个面的样子在纸上画下来吗?想一想该怎么画呢?让我们来动手试一试吧。
(3) 比一比。
请小朋友把你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互相看一看得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教师借助实物投影仪进一步展示学生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再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有的是这样的,有的`是这样的
(4) 揭示名称。
想像: 让我们闭上眼睛把刚才看见的图形再想一想。
指出: 像这样的图形虽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横着,有的竖着,但我们都把它们叫做长方形。
(5) 找一找。
手中的长方体上还有哪些面的形状也是长方形的?找到后看一看、摸一摸。
[评析: 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体验的深刻性。这一层次的教学就是试图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比一比、找一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对长方形的直观认识体验。同时在揭示概念时,通过对学生自己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比较,也巧妙地丰富了概念的外延,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
2.自主认识正方形。
(1) 谈话启发方法。
刚才我们用了先看一看长方体一个面的形状,再摸一摸,然后把它画下来的方法认识了长方形,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正方体的面又是什么形状的呢?
请小朋友每人拿起一个正方体,用刚才认识长方形的方法去认识正方体每个面的形状。
(2) 学生活动,教师注意观察指导。
(3) 交流后概括。
让学生将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再选择一部分学生画出的正方形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提问: 咱们画下来的这种图形叫做什么呢?
概括: 这些图形都是正方形。
(4) 再看一看正方体的其他面是什么形状的?
[评析: 引导学生把认识长方形的方法迁移到正方形的认识过程中来,学生凭借操作活动的直接感知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不仅能主动地认识正方形,同时也在体验着认识的方法。]
3. 放手认识圆。
(1) 引导回顾方法。
刚才我们从长方体上认识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认识了正方形,那从圆柱上又能认识什么图形呢?请小朋友拿出一个圆柱来,找到圆柱的这个面(底面)。想想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请你也用这样的方法去认识其中一个面的形状。
(2) 学生活动,教师注意观察指导。
(3) 集体交流。
① 交流方法: 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个面的形状的。
② 交流图形: 互相看一看画出的图形。
③ 揭示概念: 我们画的这种图形又叫做什么呢?(圆)
(4) 找一找圆柱上还有哪个面也是圆,指给同桌看一看。
[评析: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能独立地、主动积极地运用刚才认识图形的方法去认识圆,同时也考察了学生自觉运用已有的方法来认识新图形的能力,并通过相互间的交流让学生对圆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感知。]
4. 初步辨析。
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你能分别说出下面这些图形的名称吗?(出示以上三种图形混杂的多个图形让学生辨认)
5.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 平面图中找学过的图形。
其实今天我们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就藏在日常的生活中。瞧,这是小红家的客厅(出示小红家客厅图),里面就有许多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比如凳子的面是长方形的。谁也来这样找一找,说一说?
(2) 在自己身边找学过的图形。
在我们的身边、周围有这样的图形吗?谁发现了?请你指一指、说一说。
(3) 回忆生活中见到的所学图形。
这样的图形生活中也有,谁来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今天所学的这几种图形?
像这样的图形生活中还有很多,小朋友课后可以继续去找一找。
[评析: 引导学生到生活环境中去寻找相应的图形,加强了几何形体与生活的联系,适时地拓展了概念的外延。]
三、 操作中体验深化
1. 围图形。
(1) 围长方形、正方形。
① 激趣谈话: 小朋友,想不想亲手来做一个咱们今天学到的图形呢?
② 介绍钉子板: 这块板叫做钉子板,上面的钉子横着的、竖着的,都排得整整齐齐。
③ 活动说明: 请你们利用钉子板和橡皮筋,两个小朋友合作很快地围出一个今天学过的图形来。
④ 学生活动,教师观察并注意指导。
⑤ 交流反馈: 把你围出的图形向大家介绍一下。
(2) 改图形。
① 提出要求: 你们有的围了长方形,有的围了正方形,如果你围的是长方形,你能把刚才围的长方形改成正方形吗?如果你围的是正方形,你能把正方形改成长方形吗?
② 学生活动,教师观察并注意指导。
③ 交流反馈: 把你改的图形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改的。
请组内的小朋友互相检查一下有没有改对。
(3) 探究为什么用钉子板不能围圆。
① 谈话激疑: 刚才老师让大家在钉子板上围一个图形,你们围的都是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今天还学了哪个图形?如果要你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圆来,你觉得可能吗?我们也来动手试一试。
② 交流反馈: 谁来说说围了以后觉得怎么样?
③ 小结: 在钉子板上可以围出长方形、正方形,但围不出圆来。
2. 画图形。
(1) 活动说明: 刚才我们是动手围图形,下面我们再来动手画图形。这是一张方格纸,想一想利用上面这一条条横线和竖线可以画出今天学的什么图形呢?为了画得规范、漂亮,我们要请尺子来帮忙,下面就请你们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2) 学生活动,教师观察并注意指导。
(3) 交流评价: 完成的小朋友请同桌评一评,说说画得怎么样。
[评析: 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实践、合作交流的自主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特征,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并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四、 总结延伸
总结: 小朋友,今天课上我们进行了很多的数学活动,你学得开心吗?在这些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延伸: 看来今天我们的收获还真不少。的确,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非常聪明,特别会解决问题。老师这儿还有个问题,你愿意解决吗?刚才我们用手中的长方体上的这一个面画出了一个长方形(演示),那用这个面(演示)也能画出一个长方形,用这个面(演示)还能画出一个长方形,想一想用长方体上的这些面,能画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呢?(根据课上时间让学生在课内完成或者课外探究)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