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物招领》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失物招领》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失物招领》教学反思1在《失物招领》的教学中,我就注重了精心的预设和情境的模拟再现,整个课堂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跟随着学生的思路,我像裁缝一样将他们的思路穿连起来,一步步引导他们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学生的发言精彩之至,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之深刻,使我欣喜不已,他们结合到校园环境的建设来认识到了自身行为的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之前我总以为一年级的小朋友认识不到问题的要害,喜欢代言,而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让我深深地懂得了课堂上没有发不起言的学生,只有不精心设计备课的老师才会出现课堂的冷场。预设中“探讨乱扔垃圾的坏处”这个问题,尽管在预设时设计到了,我根本未曾想过学生回答得起,只是想如果他们认识不到,到时直接告诉他们就行了,本来这个问题就有一定的难度。
可他们不仅想到了,而且认识还那么深刻,这更让我坚定了一个信念:精彩的教学源于精心的“预设”!生成之花在预设的土壤中绽放异彩!
《失物招领》教学反思2教学中,我首先来问学生:你家里的垃圾有哪些?它们是怎么来的?你家里的垃圾怎么处理的?并谈谈自己的想法。于是我布置学生回家去调查一下。目的有两个:一、让学生亲自实践,明白我们身边的垃圾很多很多,我们需要时时的不去乱丢垃圾。二、我们用什么办法去处理垃圾。对于第一个目的,学生的了解可以说是非常深的,当他们看到那么多的同学都捡到那么多的垃圾时,他们就明白我们身边的垃圾实在太多了。也知道如果我们每个小朋友都乱丢一张纸,我们的身边就非常的脏了。对于第二个目的,学生感受更深,当时我问学生打算如何处理时,有许多学生开始说我们把垃圾扔到垃圾筒。于是我让一些同学去扔,但没几个,教室的垃圾筒就满了。这时我又问他们“这时我们又该把垃圾怎么处理?”这时学生又提出可以把垃圾扔到学校的垃圾箱里。那时我就问学生,那么我们整个社会上又有那么多的垃圾,我们该把垃圾怎么处理呢?这时学生就积极动脑想各种各样的办法。其中也不乏非常好的办法,比如有个学生就提出把垃圾进行处理,生产出有用的产品。经过捡垃圾,处理垃圾这样一个过程,学生认真动脑,积极发言,亲身体验。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产生了激烈的碰撞,把整个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于是,接着读课文,接受比较快。
《失物招领》教学反思3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大家都爱她。这是一年级第三单元的导读文字,从这些文字中就可以看出本单元是围绕保护自然环境而展开的、爱护地球这样一个深层次的道理,编者选用了形象有趣的童话故事《松鼠和松果》、《美丽的小路》来诠释。而12课《失物招领》则这篇课文写的是现实生活中一年级小学生去植物园参观而发生的一件事,通过文中小朋友的事来作典范,让学生明白无论我们在哪里都不能随手扔垃圾。
内容很简单,作者设计得却很巧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却称作“失物”。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呢,那么谁会去认领这些“失物”?主人又是怎样处理的?通过朗读、观看插图以及结合学校最近一直提倡的“捡起一张费纸,捡回一个美德”这种活动意识融合。
大部分学生的确能很好的明白课题的真正意义,也就是明白了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当分析到课文最近一段唐老师望望张爷爷,张爷爷望望唐老师,发出了会心的微笑时。没等我提问就有孩子举手说:“老师,我知道,唐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了,因为那些小朋友能知错就改,并且领回了垃圾扔到了果皮箱。”不用我引领,孩子就能明白,这就说明他们理解课文了。这样的感觉不错。
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有些学生有随手乱扔垃圾的习惯,光凭单纯的说教和强制命令教育效果甚微。所以这篇课文真正引导学生自觉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我想孩子们之所以能在短短一节课内深刻感悟,这与我们正提倡的“捡起一张费纸,捡回一个美德”也有很大关系,时时强调,处处做到,学生自然而然能保护环境,养成美德了。
《失物招领》教学反思4《失物招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通过失物招领的方式教育学生,让学生领回垃圾,从文中受到启发,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在课文导入时,我先播放一段失物招领的录音,然后我告诉学生,把丢失的东西领回去的过程就是失物招领。通过事实,让学生能更清晰的明白“失物招领”的意思。并回忆上次春游中,自己是否也遗失了自己的“失误”。
在学习课文生字时,我跟以往一样,用比一比,赛一赛的方式让学生先复习生字词,学生的自尊心强,好胜心更强。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字词,发现规律,让他们充分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低年级学生的记忆特点是记得快,忘得也快。学生熟记生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重复。但是多次重复,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所以重复中必须有所变化,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在朗读课文时,我让学生同桌讨论,自行解决问题,“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化,利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在启发学生领悟朗读的语气时,我随机出现问题,让学生揣摩不同身份人物的心情来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朗读水平。当学生提出“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在交流、朗读的过程引导孩子练习说话:老师和张爷爷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说话的训练,一是有助于检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失物招领》教学反思5由于本课生字较多,识字又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我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找出学生自学困难的字,并进行重点突破。并将识字写字的任务分散到各课时中,用多种形式去完成。写字教学时,我将学生执笔姿势和坐姿作为重点来抓,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有让学生自己提问的环节。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还没有学会提问题,所以我善待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种种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引导学生逐渐学会提问,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较浓的问题意识。
教学本课时,我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随便扔“失物”,在校园或公共场所有没有看到别人乱扔“失物”,要在读文感悟中让学生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从而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
《失物招领》教学反思6《失物招领》一文主要讲了一年级一班的唐老师带领学生到植物园参观,在吃饭时乱扔垃圾,老师用失物招领的方式教育学生,让学生领回了垃圾,旨在让学生从文中受到启发,反思
……此处隐藏4098个字……文还能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问题的习惯,还有利于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考和学习能力。当我讲到文中的小学生都把垃圾捡回垃圾箱去时,我环顾教室,说:“我们班也有很多的失物要招领,你们看看自己的桌子底下。”说到这里,我就不再讲话。同学们看看我,再看看桌子下的垃圾,接着就弯腰拾起旁边的废纸走向了垃圾篓。
看到这种情况,我很高兴,同学们在学习课文时,不但学到了新的知识,也感悟到了乱扔垃圾的不对,爱护环境卫生的可贵。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他们都愿意为保护环境卫生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这样做的效果要远远比单纯的说教要来的实际,效果也更明显。
《失物招领》教学反思13从学校到家里,从家里到校外我们的学生每天都可以接触到垃圾。因而,垃圾对他们而言并不陌生。
我在上这堂课前,先是布置学生回家去调查一下,你家里或者是你家旁边的垃圾,并将垃圾捡进垃圾袋。上课了,我看到学生都拾到了很多的垃圾。为什么要让学生去捡垃圾,目的有两个:一、让学生亲自实践,明白我们身边的垃圾很多很多,我们要做到不乱丢垃圾。二、我们用什么办法去处理垃圾。对于第一个目的,学生的了解可以说是非常深的,当他们看到那么多的同学都捡到那么多的垃圾时,他们就明白我们身边的垃圾实在太多了。也知道如果我们每个小朋友都乱丢一张纸,我们的身边就非常的脏了。对于第二个目的,学生感受更深,当时我问学生打算如何处理时,有许多学生开始说我们把垃圾扔到垃圾筒。于是我让一些同学去扔,但没几个,教室的垃圾筒就满了。这时我又问他们“这时我们又该把垃圾怎么处理?”学生又提出可以把垃圾扔到学校的`垃圾箱里。那时我就问学生,那么我们整个社会上又有那么多的垃圾,我们该把垃圾怎么处理呢?这时学生就积极开动脑筋想各种各样的办法。其中也不乏非常好的办法,比如有个学生就提出把垃圾进行处理,生产出有用的产品。经过捡垃圾,处理垃圾这样一个过程,学生认真动脑,积极发言,亲身体验。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产生了激烈的碰撞,把整个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当然在这堂课上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问题一:学生对于自己要表达的观点表达不够清楚。这主要是在让学生说一说处理垃圾的办法的时候,学生说不清楚办法。问题二:让一年级学生学会提问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善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敢提问,并逐渐会提问,这种能力形成需要长期耐心的指导。
《失物招领》教学反思14《失物招领》一文主要讲了唐老师带领一年级一班的学生到植物园参观,中午吃饭时同学们乱扔垃圾,老师用失物招领的方式教育学生,让学生领回了垃圾,旨在让学生从文中受到启发,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本课教学努力做到与学生生活相连,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并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读中自主发现、自主感悟、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精神。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说:“我们班的值日生在教室里捡到了两块橡皮,请丢失的同学到老师这儿来认领。”然后揭示课题,刚才老师说的就叫“失物招领”,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样,从学生日常的班级生活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首先,我采用了多种形式让学生尽量读对课文,读通句子。使学生感受到读准字音很重要,借此让他们在课文中寻找并认识生字。其次,让学生自由识字,后请小老师带读,接下来去掉拼音读,到果园里摘苹果等形式,通过不断复现生字,达到巩固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记忆字形,说说自己是怎么记这些字的。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重在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识字的方法,并提倡方法多样化,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其实这时候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多识字方法,比如说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生字教学实施开放式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再读课文,自主发现
学生自由读文时,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给小伙伴提一个问题,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样”等词。教师相机引导,梳理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成为学习本篇课文的线索。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还没有学会提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四、指导朗读,对话交流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1-4小节后,自主交流在这几个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用“准备”说话。鼓励学生说一些与众不同的句子。接着分四人小组合作朗读。学生自主交流阅读的体会、感受,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说话训练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培养了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学习第5-8自然段,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插图,抓住同学们的表现,读出惊奇的样子。然后启发情感,指导朗读。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请试读课文。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又怎样?请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通过给学生读、问、想、说的自由时空,充分解放儿童,在民主平等的对话交流中,让他们朗读、思考、想象、感悟语文,既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一堂课下来,感想颇多。对于识字教学,我们发现,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有很多很多,教学中我不断地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记忆汉字,激发了他们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喜欢学习汉字。识字量大了,如何巩固是教学的难点,通过教学,我发现小学生对趣味识字这环节很感兴趣。在游戏中,在玩中识字,让他们感受到识字的极大乐趣。
《失物招领》教学反思15爱护环境,保护地球是个人人皆知的话题,小朋友是最纯真的,所以上这一课对他们会有很大的反响。在《失物招领》的教学中,我就注重了精心的预设和情境的模拟再现,整个课堂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跟随着学生的思路,我像裁缝一样将他们的思路穿连起来,一步步引导他们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学生的发言精彩之至,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之深刻,使我非常欣喜。当我教到:“不,有不少同学掉东西了”的时候,停下了问:他们有没有丢东西呢?他们丢了什么?学生们不仅回答了我的问题,他们还结合到校园环境的建设来认识到了自身行为的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之前我总以为一年级的小朋友认识不到问题的要害,而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让我深深地懂得了小朋友他们不仅纯真而且也懂得不少道理。
课堂上也没有发不起言的学生,只有不精心设计备课和很好引导的老师才会出现课堂的冷场。预设中“探讨乱扔垃圾的坏处”这个问题,尽管在预设时设计到了,我根本未曾想过学生回答得起而且还能从中反思自己,只是想如果他们认识不到,到时直接告诉他们就行了,本来这个问题就有一定的难度。可他们不仅想到了,而且认识还那么深刻,这更让我坚定了一个信念:精彩的教学源于精心的“预设”和教师的“课堂引导”!生成之花在预设和引导的土壤中绽放异彩!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