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时间:2024-07-11 21:50:39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集合15篇)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集合15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

教育是世界上最特别最奇妙最千变万化的事情。

同时,教育也是最坚韧最牢固最不会变化的事情。

朱永新大师在《致教师》一书中用了共四辑的书信方式,为教育行业的我们解决了很多一线教师工作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

首先,通过如何寻找人师、寻找教师的美丽生活、教师职业的四重境界、做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如何享受教育生涯、如何进专业阅读、如何阅读思考、如何在压力下坚守、如何成长为名师、如何保持教育热情、如何对学生一视同仁、如何让自己越来越坚定、如何关注窗外世界等问题让我了解到了做一位教师的理由。

其次,又通过如何做科研型教师、如何让教育生活更充实、如何让学生爱上真正的阅读、如何出一本书、如何写论文、如何选择前行的伙伴、如何对待问题学生以及如何提出有价值的教学问题等等,使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一双慧眼来发现学生的优点,解决实际问题。

然后,通过如何向榜样教师学习、师生如何共同创造幸福、如何学会交往才能受欢迎、如何让生活丰富多彩、如何安排合理时间、如何走出亚健康状态、如何做好晨诵、午读、暮省、如何自我心里调试等等这些问题使我明白作为教师只要我们用心去接受教育生涯中的各种挑战,或许就已经注定了我们的故事比其他热的故事更精彩。

最后,通过我们正在涨潮的海上、出发吧,带着使命,带着爱、我的下一个十年、向没被污染的远方重新出发、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爱教育就是爱自己等等。

从优秀到卓越,这是我们对工作的要求,幸福而完整是我们对生活的追求。

因为幸福完整,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行业而是要融入生活,要激发潜能,在不断成长绽放自我的光芒。为了幸福,我们乐于做教师。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刻理解幸福的缘由。

总之,在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师》中,前言就颠覆了以前对教师的形象比喻,更具人性。在他眼里,教师不是春蚕,不是蜡烛;不是一个隐喻与一个标本,更不是灵魂工程师,教师就是教师,每天都在平凡与神圣中穿行,他生命的价值在于“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幸福”在哪里呢?朱先生说,它在创造中,在服务中,在研究中,在分享中。因为创造、服务、研究与分享的教育“幸福”,每一个普通的时刻,都会焕发不一样的光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我们都能与幸福相伴。他这样说“职业”: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等全部能量与智慧发挥到极限的、永远没有止境的职业。教师面对的是最深的世界——人的心灵。他们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他这样说“信仰”:信仰造就的乐观,是生命中的太阳,任何境况下的人生都会因此温暖明亮,并指引着生命中的明亮那方。他这样说“理想”:当理想遭遇现实,总会有碰撞,总会有较量,否则,理想如何能够称之为理想?教育与理想是一对孪生兄弟。教育,是必要的乌托邦。他说“教师的专业成长”,将以阅读为基础的“专业引领模式”,以写作为基础的“研究反思模式”与“以同伴互动为基础的教育生态模式”喻之为教师成长之“吉祥三宝”。他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生命的叙事,在时光中创造那个更好的自己。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就是流水。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2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让人聪慧博学,让人善于思考,它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让孩子爱上读书,与书为伴是教师的期望。可是,刚上一年级的孩子识字量少,有意注意时间也短,而且,外面的世界那么丰富多彩,以其更加生动的形式吸引着孩子的眼球,更是难得让他们静下心来爱上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习惯将使人终身受益。为了使一年级的孩子拥有高涨的读书热情和良好的读书习惯,笔者进行了以下有效尝试:

一、“以讲代读”,激发兴趣

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是呀,要让孩子自觉自愿地读书,持之以恒地爱读书,就一定要培养他们对读书的兴趣。只有有了兴趣,他们才会主动走近书。当他们爱上读书时,读书就会成为他们生活的需要,使他们对读书产生更大的动力。

刚上一年级的孩子,不识几个字,连拼音也拼不起来,怎样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呢?通过调查发现,在幼儿园时,多数孩子都很喜欢听故事。因此,为了引导孩子们,在一年级新学期进行拼音教学的时候,笔者就沿用幼儿园的方法――“以讲代读”,来进行引导。“以讲代读”,就是以教师讲书代替孩子自己读,让孩子用这种方式接触书上精彩的内容。每天一有空,笔者就从《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寓言故事》等书中优选几篇,读给孩子们听。每当笔者手中捧着书,边读边走在孩子们中间时,他们都会集中精力,个个挺直身子,随着笔者的声音进入书的世界。此外,要让书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还要注重家校结合。于是,笔者就请求家长配合,每天在临睡前给孩子讲一两个故事。

渐渐地,听书成为了孩子们每天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要习惯和兴趣同时生成,就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二、拼音读本,交换阅读

在孩子们养成听书的兴趣和习惯后,要将这转变成他们读书的兴趣和习惯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听”对于孩子来说比较容易,只要求他们做到耳到、心到;而对于“读”,认识生字较少的孩子需要自己利用拼音看、读、想,这和听故事相比,是一种质的飞跃。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孩子自己刚刚进行“蹒跚学步”式的阅读时,决不能让他们产生畏难情绪。于是,笔者给孩子们推荐了系列拼音读本。在这些书中,每一本书只讲一个故事,且页数不多;每一页只有几行注音文字,其余的则是精美的插图。由于开始读拼音看书时是很辛苦的,而孩子们的理解能力也比较弱,这样通过读几句话,再结合图画加以理解,孩子们就娱乐了身心,并得到了休息,容易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在这样的读书活动中,孩子们都会感到轻松愉快! 要让孩子把这种兴趣、习惯保持下去,就一定要舍得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阅读。每周开设两堂晨读课,阅读课;每天午间、回家后,都要保证30分钟以上的阅读时间;睡觉之前再读10分钟书……总之,见缝插针,要求孩子们一有时间就看书。

此外,孩子们读完自己的小图书后,还可以与同学进行交换阅读。笔者经常引导孩子:交换一本书,可以学到两本书的知识;交换阅读的次数越多,所学的知识就越多。慢慢的,班级交换小书阅读蔚然成风。

三、展示成果,树立自信

为了激励孩子们持之以恒地读书,笔者在班级的一面墙上设立了“采蜜乐园”,孩子们每读一本小书,就可以得到一个“知识之果”贴在自己的名字后面,这样就激发了孩子们读书的热情,使之主动投入到读书中。

……此处隐藏14592个字……,我做在电脑前,桌子上就放着这本《爱心与教育》,在开始敲下第一个字以前,我情不自禁地再次抚摸着它,仿佛又一次和__老师进行着心灵的对话,那么真实的感受到了爱心的跳跃,激情的脉动,诗意的挥发。

是啊,在书中,我读到了爱:每天定时给汪斌煮一个鸡蛋,开学前为每一个学生写一封信,每一个学生的生日献上一份真诚的问候……这是__老师携着一颗爱心,走进学生的心灵,感受每一个孩子喜怒哀乐的结果。在书中,我更读到了教育中理应拥有但却久久失落了的东西,那就是教育的人情味!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识水平来说,教师远在学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为万同的转变,与王铜的沟通,__老师处处显示出这种平等,这种民主。

如果说现在的教师大多不爱孩子,未免太绝对了些。哪一个教师会否认自己是有爱心的呢?曾听说一位小学一年级的女教师,为了“严格要求”学生,竟在课堂上用胶布封住了说话的十几个学生的嘴巴!她时,她很委屈地说:“我也是为了学生好!”

教育需要爱,但是一种怎样的爱呢?我想不是溺爱,不是不平等的爱,而是一种在民主中的关爱。让我们象__老师那样,在爱中体现民主,在民主中实施关爱吧!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5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书如挚友”“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这些至理名言是前人对“为什么要读书”最有力的诠释。可是,我对书的认识,对这些至理名言的深刻理解确是在我作为教师以后,确切的说是我来到东方小学的那一天起。

童年的我是在妈妈的故事陪伴下成长起来的,留在记忆深处的属于自己的读物只有《狼来了》和《小红帽》这两本图文并茂的故事书。十四岁生日时,妈妈送我两本书,《*和他的儿女们》《高山下的花环》,这成了我最珍贵的生日礼物。真正的自发地读书是在师范学习期间,那时大约读过了二十几本文学著作,从那时起,荒芜的心田才开始触及到高尚的文学领域,初步领略了巴金、冰心、老舍、朱自清、钱钟书、路遥、雨果、大仲马等伟大的文学巨匠的风采。时光飞逝,从迈出校门到匆匆踏上三尺讲台,屈指算来,真正读过的书不过几十本。少年儿童阶段,是人生吸收精神营养的最佳时期,可想而知,一个在少年时期没有阅读过适宜阅读的中外名著的人,应答说他所接受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一个在少年时代没有阅读过中外名著的人,他很难为自己的发展构建坚实的、宽厚的基础。而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又恰恰需要具备宽厚的人文底蕴、牢固的知识基础。这强烈的反差是我作为教师,应该读书的最重要的理由。

其次,读书时教师最起码的职业底线。最初听到这句话是在全体教师交流《季羡林先生》读后感时王老师提到的,而且越是细细咀嚼这句话,其含义越深刻。试想,作为教师,如果不读专业领域的书籍,那么它就不能教育领域甚至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作为教师,如果不涉猎管理方面、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就不能艺术的人文化的管理班级;作为教师,如果不阅读大量的文学著作,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苍白无力;如果不接触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那么我们就很难亲密地与学生沟通;如果仅仅了解课本中固有的知识,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不能吸引学生;况且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还担负着一项重要的使命,就是--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有效的阅读方法,因为少年儿童阶段是一个人阅读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形成什么样的读书习惯,可以说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而且这是长大以后所无法弥补的。作为教师,有责任把优秀的读物推荐给孩子,并且引导他们阅读,这首先需要教师阅读大量的书。试想,《爱的教育》《鲁宾逊漂流记》《草房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本本经典著作如果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交流感受,学生肯定会受益匪浅而且是终生难忘的,经典中所蕴含的精神也一定会成为孩子们前进的巨大力量。反之,如果教师不引导孩子们阅读经典,遗憾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可怕的是我们耽误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

所以作为教师,的确该读书,而且该读的书太多太多。只有具备系统整合的学科知识才能灵活调度,只有具备丰富广博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心理学知识,课堂上才能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

第三,教师唯有重视读书,才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教育是一项特殊的事业,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人塑造人的事业,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宽广的胸怀、善良的心地,唯有这样,我们才能肩负起教育事业神圣的使命。而塑造健全的人格、锤炼坚强的意志正是读书的重要功能所在。

诚然,我们不能为读书而读书,而应该注重读书的过程和读书的质量。回想自己来东方小学的几年间,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浓郁的书香校园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丰厚的沃土,而且这种无形中的内隐的因素具有相当大的力量,能激发起你学习的愿望,这种感觉是我来东方小学后切身感受到的,我知道到这是多年以来学校文化的积淀,是李校长首先作为读书人、爱书人的无形感召力。

《小学语文教师》《教师博览》《演讲与口才》《小学青年教师》......一本本精致的读物至今已成为我不可或缺的朋友;《谁动了我的奶酪》《自动自发》《这种事,不必老板交待》《鱼》......在逐渐改变着我的理念,让我懂得勤奋的意义、敬业的快乐、自信的力量;《虚掩的门》《心里的锁》《鞋里的沙》《上帝的笑》《一杯清茶,轻轻抚慰》《一杯浓茶,八味人生》......让我懂得宽容、爱、智慧人生的哲理。许多看似平凡的小故事,只要你细细思索,其间蕴含的哲理却耐人寻味。“一只铅笔有多少种用途”不仅暗示了学会变通的重要性,他同时还让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对孩子们缺少了太多的启迪。“生命的钉子”短短的一段文字,却传递了这样一个真理:生命是一颗钉子,只有不断地敲打、加压、搏击,一旦懈怠、僵止,便会锈蚀、老化、丧失斗志,心灰意冷,抑或未老先衰,暮气沉沉,碌碌无为。阅读着这样富有哲理、赋有思想、平实隽永的小故事,咀嚼着里面蕴含的大智慧,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仿佛能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在悄然成长。

当然,作为教师,更应该读一些大的著作,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于永正的《教海漫记》,窦桂梅的《和教师一起成长》,张光霖的《季羡林先生》......给我的思考是深刻的,给我的震撼是强烈的。读这些大的著作要一气呵成,然后反复琢磨,勤于实践,就会获得最大程度上的收获。

总之,读书是件快乐的事,因为它能把美丽的梦想、目标、快乐植入到我们心中。当然,读书知识学习的一种途径,在实践中学习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无论哪种学习形式,相信只要我们以书为友、善于学习、勤于反思、敢于实践,就会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而促进我们作为教师人生的发展。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集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